湖北十堰墙体广告 参与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兵士,享受司局级政治生活待遇、正部级医疗待遇的离休老干部,原二汽医疗卫生处副处长乔守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 20日4时40分在春风总医院去世,享年96岁。8月22日上午,乔守恩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市殡仪馆举办。据悉,乔守恩同志为十堰最终一位谢世的老赤军。
1921年,乔守恩出生于四川巴中。14岁时,乔守恩随红四方面军过草地、爬雪山。1936年,他随部队在祁连山与反抗军阀马步芳大战,意外被俘,被救后来到延安。他先后在原“一汽”、“二汽”作业。离休前,他先后担任春风总医院副院长和春风公司卫生处副处长。
1933年,赤军在四川巴中树立苏维埃当地政府。其时,农人纷繁参与赤军,乔守恩参加赤军儿童团。因为年纪小,乔守恩没有去前哨,而是在红四方面军第9医院当一名卫生员。
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开端长征。部队从毛尔盖动身向北跋涉,摆在部队面前的,是一片大沼地。后有国民党的追兵,部队有必要通过这片沼地地,很多同志陷进沼地里。
在海拔3300多米的草地上,人会缺氧,健康人尚且举动困难,更甭说赤军兵士长途跋涉,缺少物资,体质已极度衰弱。再加上气候多变,日夜温差大,白 天多雨,晚上强劲的寒风夹着雪花向露宿的赤军兵士袭来。赤军从南方到这儿,除了身上的单衣外,无御寒之物,天天清晨,宿营地都有身上落满霜雪、冻得生硬的 兵士的遗体。
赤军面对的另一个困难是缺少粮食。过草地之前,部队展开了筹粮作业,按每人5至7.5公斤干粮的规范筹集物资。其时那一区域物产不丰,很多部队的粮 食储备远未到达请求,有的部队乃至仅筹到两天的干粮。行程未及一半,一些兵士已断粮。加上连日降雨,积水众多,连野菜也无从寻找。
有的同志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路旁边歇息,再也没有站起来……
雪山,是赤军在长征里遇到的一个障碍。在长征中,红四方面军是最早踏入雪山的部队,红桥山、夹金山、党岭山等20多座雪山上都留下他们的足迹。通过15天的困难跋涉,乔守恩随部队走出了草地和雪山。
在乔守恩的一生中,祁连山是他最不愿回忆但又铭肌镂骨的当地。1936年10月,中央命令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构成西路军,开辟河西根据地。红 军一过黄河,便遭到西北军阀的联合攻击。青海军阀马步芳等集结重兵攻击赤军。光马匪就有10万,我军只有2万余人。敌人大多数是马队,步枪上装有长铁叉, 可架在马头上射击,下马在地上能够当支架,这么的攻击打得很准。
2万多名西路军将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历经70余次苦战,消灭强盗2万余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因为寡不敌众,包围出来的近万名赤军兵士会集在倪家营子与敌军苦战9日夜,绝大部分献身,剩下1400多人突出重围,撤退到祁连山上。
其时,冰天雪地中,乔守恩等一群衣冠楚楚的赤军兵士被冲散,在祁连山里打游击,大部分兵士壮烈献身。1937年3月,乔守恩等人被俘。
1937年,乔守恩被救回延安后,被安排在卫生所作业。卢沟桥的一声炮响,很快就传到延安。身在延安,乔守恩一向重视着前哨战况。他得知日军实施“三光”政策,心里对日军恨到极点。
1948年,乔守恩脱离延安,到东北学习进修。新中国建立后,乔守恩先后在原“一汽”作业。1966年,为支撑“三线建设”,他携家人来到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