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地处武夷山区,茶叶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但至今全市没有一件国际著名与著名商标,茶叶品牌价值总体不高。
茶叶自古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度和地域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打响武夷茶品牌,扩展茶产业市场?
市政协常委陈培仁以为,武夷茶的品牌价值发掘不够、概念紊乱不清,本源在于缺乏一个主打品牌。“政府与企业要增强联动,共同施行并打响‘中国武夷茶’公共大品牌战略,在此大品牌下再打造如大红袍岩茶、正山小种红茶等系列子品牌。”
南平市经信委指导夏颖超表示,将对现有范围以上茶企停止摸排、梳理,挑选出一批根底好的企业停止重点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针对茶叶市场开辟问题,市商务局局长温文辉表态将探究“互联网+茶”形式,增强武夷茶品牌推行,支持茶企参与“一带一路”展销会。
对各部门的积极回应,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健平,市政府副市长廖俊波表示,将认真梳理政协倡议,进一步明白政府本身角色定位,与企业共同处理好共性的问题,为品牌建立营造安康气氛。
“品牌建立是个长期过程,其目的是促进产业的开展。”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说,要加强茶叶品牌认识和品牌维护认识,增强品牌商标维护力度,共打“中国武夷茶”品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将武夷茶推行至世界各地,进一步打响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