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识别微信 客户
留言
广告咨询
  • 广告形式
  • 发布面积   平方米  
  • 发布地区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提交
关闭 产品推荐
中国门头店招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400-6060-805
在线QQ联系 (QQ:342064355)
读懂广州·粤韵
相关案例: https://www.gyxmad.com/guangdong/ 本文标签: 广东广州门头店招

服务热线:400-6060-805 时间:2024-10-12
识别扫一扫,生意好朋友

再过两日就是重阳佳节,登高、祭祖、祈福、打地气……广州的重阳节俗源自中原,同时又别具广府特色。

登高是广府最重要的重阳习俗。2007年,“广州重阳登高”就入选了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登高于广州人而言,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如同广东音乐经典曲目《步步高》一样,展示了广州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

花塔曾是广州建筑物的高点,也曾是人们钟爱的重阳登高之处。

“重阳”两字最早见于《楚辞》。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不过,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而非指重阳节。

九月初九为何有“重阳”之名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九”是奇数中最大的阳数。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月、日皆九,两个最大的阳数重叠一起,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之日是如何成为节日的呢?对此,学界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法认为,重阳节源自先秦的丰收祭天。农历九月是丰收的季节,先秦古人已开展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记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另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祭祀的“大火”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九月隐退,之后气候由暖变寒,草木也开始凋落,意味着冬季到来。因此,人们举行祭祀仪式为之送行。

到了汉代,重阳已颇具仪式感。据西汉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记载,刘邦宠妃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谈及宫中往事时,提及“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当年的重阳已有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的习俗,祈求长寿也成了重阳节的内容。另外,《西京杂记》又提及:“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对应三月三上巳节的迎春“踏青”,九月九重阳的主要活动就是登高“辞青”。

三国时期,人们过重阳的方式之一是邀请友人欢宴。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九,音同久久,借助这个美好的日子,人们聚会享宴,寄托长长久久的心愿。

到了唐代,重阳节被确定为官方节日。官民齐贺佳节,举办各种活动,诸如饮宴、吟诗、骑射、围猎等。活动太多,一天的假期不够用,重阳节就被提前到从农历九月八日开始,或延续至农历九月十日。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有“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之句,道出了农历

粤ICP备20040522号-1 地址:光谷科技港
客服热线: 400-6060-805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