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2016屈原故土端午文明节开幕式暨祭祀大典”在屈原祠举行,祭祀活动运用具有楚文明特征的音乐、服饰、仪典等元素,再现了楚国祭祀局面。
宜昌市秭归县是屈原故土,是中国端午文明传承的典型区。秭归端午习俗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本地吟诗作、赛龙舟、包粽子、挂菖蒲等祭屈原习俗沿传至今。
“屈原故土端午文明节”是中国仅有的全国性端午节文明节庆活动,由中国文明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如今已举行了三届,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影响,深化了两岸文明交流。截至如今,已吸引了台湾专家学者、民众、学生等千余人次到秭归参加端午文明节系列活动。
2015年,秭归屈原故土文明园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颁发“全国对台交流基地”。
为充分展示屈原故土端午习俗,“2016屈原故土端午文明节”以秭归“三个端午”(即头端午、大端午、末端午)为条理组织规划,将节庆活动拉长至一个月,持续到6月底,将打开祭屈原、诵诗篇、赛龙舟等一系列民间端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