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三堰淌村,让人不可思议曾生计过5家煤矿公司。
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堰淌村村支书刘治富带上8名乡民和两箱炸药,在好汉坡下办起煤矿。十多年的尽力,他们硬是把一个靠人拉肩扛的小煤窑变成了机械化工作的煤矿,全村250多名充裕劳动力当上了矿工;1997年,三堰淌村收买江陵县煤矿,完成工业扩张,一举成为全省计划最大的村办煤矿和家喻户晓的“煤炭村”。2003年春,刘治富带着村里的主干走进武陵山深处,又兴办起两大煤矿,村办煤矿则陆续关停或转卖外地人。
煤炭总有挖完的时分。三堰淌村在各方引导下,探究转型开展。2005年至2007年,村里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创立湖北三堰淌畜牧公司,形成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饲养计划。2009年,村委会又发起乡民签订协议,出资100万元在荒山荒坡上种经济林,封山育林,对既存的5家小煤矿实施劝说式关停。
长达7年的尽力没有白搭。当年种下的18万株树木已达4000多亩,潜在经济价值达1200多万元。去年末,最终一家煤矿在全市一致行动中关停。村里开端放开手脚开发农业,向上争夺土地平整项目。“仅本年上半年,全村就添加土地400多亩,到年末,户均添加3亩地没有问题。”村党总支部书记吉明东说,全村已于2014年试种羊肚菌成功;2015年,又引入长江大学生物公司开展香菇基地。本年,还将开展油用牡丹。“悉数开发完后,最少吸纳800名乡民家门口就业。”为了乡民安居,村里计划建设起三堰淌新社区,现在已有100多户受煤矿地质灾害威胁的乡民住进一致个性的别墅。“一栋180多平方米,修建本钱约20万元,村里出大头,咱们出6万多元。”在新社区三期,正给自家别墅装饰的6组乡民陈远东高兴地说,年末可以搬进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