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昨从2016年全国多倍体生物育种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上得悉,一项革命性的多倍体水稻育种技能在汉研制成功,能比二倍体杂交水稻再增产15%。估计三五年内,这种更超级的大米将走向市民餐桌。
多倍体指的是个体细胞中含有3套或3套以上染色体。现在遍及栽培的水稻,包含超级杂交水稻,都 是二倍体,即2套染色体。昨日,湖北大学教授蔡得田带来一把普通稻米和一把实验田里种出来的多倍体稻米,后者的米粒显着大1倍。他说:“每千粒普通大米重 18至20克,每千粒多倍体大米则重36至60克。且多倍体大米的蛋白质含量比通常二倍体稻米高36.7%。”
在自然界,小麦、棉花、花生、马铃薯、香蕉等,都是天然的多倍体植物。巨峰类葡萄、无籽西瓜 等,是人工合成的多倍体植物。蔡得田说,农作物染色体倍数越多,产值和质量越高。多倍体水稻能比二倍体杂交水稻增产10%至15%,亩产超过1000斤, 打破我国水稻均匀亩产值30多年徜徉在900多斤的局势。
湖北大学、武汉市农科院的专家历经十余年,突破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结实率低的技能瓶颈,将来,多倍体大米若要推行上市,因米粒变大,加工技能也需相应改善。
24日、25日,2016年全国多倍体生物育种学术研讨会将在湖北大学举行,聚集这项新技能和新效果,推进武汉“我国种都”的建造。袁隆平、谢华安、傅廷栋、朱英国等院士将参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