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之“腰”、在长江经济带中处于主要战略地位的湖北,以创造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航运基地和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带为方针,正挑起长江经济带“脊柱”的重担。
抢抓机会,自动作为
忘不了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撑起雨伞、卷起裤脚,视察武汉新港时的厚意嘱托:长江流域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效果,把全流域创造成黄金水道。
作为具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长江经济带战略是我省最直接、最现实、最主要的战略机会。
2015年,我省制定贯彻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施行定见,提出建造“归纳立体大交通、对外开放大通关、跨区域协作大渠道”和“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带、新式乡镇绵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
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祖国立交桥”正宏伟兴起。作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2014年武汉新港吞吐量打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打破100万标箱,是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成功跨进国际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
内陆正垒起开放新高地。本年8月,湖北获批全国第一批内陆自贸区。我省与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流域开展全方位协作沟通。本年前7个月,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加6.5%,在全国11个进出口总值保持正增加的省份中增速排行第四。
工业转型升级在加快。在武汉,光电子信息、高端配备制作、轿车等国际级工业集群雏形初现;在荆州,湖北伟特、长江液晶等一批高新技术公司落户,电子信息工业链不断拉长。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正在长江沿线区域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