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墙体广告 6月5日,一场共同的客家传统婚礼扮演在铜鼓县三都镇“我们农庄”举行,外地驴友、本地大众共300多人观看了接亲、出亲(开面、捆程、哭嫁)、 进亲(“斩轿煞”、三迎新客、点烛、拜堂)、送亲婚礼程序。来自长沙市的陈女士冲动地说:“在铜鼓,不但赏了美景吃了美食,还‘吃’了地道的客家文化大 餐,真是不虚此行。”在铜鼓,乡村农家乐正抢抓开展机遇,追求运营晋级,让游客感遭到浓浓的文化味。
山水铜鼓,依托凸显的区位优势,吸收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玩,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开展,目前全县有农家乐130余家。但是,原先由于运营者 经历缺乏、视野不开阔,绝大多数农家乐缺乏文化内涵,效劳内容常常停留在吃饭、住宿上,效益并不非常理想。铜鼓县旅发委主任赖红霞说:“农家乐要乐得长 久,在运营上必需转型晋级,经过嫁接客家文化、民俗文化提升它的竞争力。”
卢春美是“卢家山庄”农家乐的运营者。2014年,他4次参与了县旅发委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活动。“走进来一比照,才发现本人的农家乐太没 有文化内涵了,缺乏中心竞争力啊。”后来,他开端将客家人的待客礼节融入农家乐运营中:客人进门奉上洗脸水、果子茶,进餐后送上洗脸水、果子包,送客时放 鞭炮。“我们还把客家文化中的年节文化、婚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经过宣传栏、展板等,安放在农家乐周围。客家人的待客礼仪对游客很有吸收力呢。”卢春美说, 生意一下就火了起来。
“‘卢家山庄’的变化,是我们和农家乐运营户共同努力的结果。”赖红霞引见,县里在引导农家乐运营者美化环境的同时,重点打造具有浓郁中央 特征的客家文化,指导他们停止科学规划,发掘独具特征的传统文化因子,如客家婚姻、农事、服饰、风俗、童谣、饮食等。往常,全县30多家大型农家乐都有了 “一店一品”特征文化套餐,完成了标准化、特征化、产业化运营。
走进温泉镇“港坳大院”农家乐,农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运营户陈日新花20多万元搜集了清代以来的各种农具300多件,办起了简易的农耕文 化博物馆,年停业额以30%的速度递增。来自南昌的客人周先生说:“我们来到‘港坳大院’,与其说是吃饭消费,还不如说是欣赏传统农具,理解农耕文化。” 永宁镇的“尚丰田”农家乐本人酿制米酒、谷酒、高粱酒等十几个系列的客家酒水,客家酒文化不得人心。永宁镇钓鱼村“黄金屋”农家乐把茶文化做得有滋有味。 往常,乡村美食与客家民俗文化的“嫁接”,让铜鼓越来越多的农家乐焕发出新的“魔力”。
新美墙体广告:http://www.gy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