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墙体广告麦稍黄,杏儿香。时下正值杏子老练的时节,但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红山口村的李中华望着满山坡老练的杏子皱起了眉头。“本年能收一万多斤,现在卖的还不到三分之一,眼瞅着不摘就落地烂地里了。”7月14日,谈起本年杏子丰盈却又要面临滞销的情景,这个56岁的老汉心痛得直掉眼泪。
这几天,李中华一家的头等大事即是卖杏儿,老伴路旁边摆摊、儿子微信售卖、自己留守等人采摘,尽管如此,销量还是上不去。在李中华家的宅院里,记者看到好几桶烂掉的大杏。
内蒙古墙体广告红山口村坐落呼和浩特市北大青山的红山口沟口,人畜饮水、土地灌溉均为红山口沟的山泉水。这儿光照足够,共同的土质和山泉水,日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十分适于杏树的成长。但杏子的挂果期比较短,只要一周全十天时刻,时刻一到就会落果。每到采摘时节,果实烂到地里无人采摘是当地农人最头疼的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连续有几位市民前来采摘。经问询,他们大多是在报纸上看到红山口大杏滞销的消息后专门过来的。“这儿的杏儿挺好吃,交通又便利,导航就能找到。我们一家人既能感受到田园生活的乐趣,又能帮杏农解当务之急,我觉得格外好。”言语间,王晓娟2岁大的儿子顺着梯子爬上了杏树,小家伙摘到杏子后乐得合不拢嘴。
“这些杏儿一天一个样儿,三天就熟透了!”村委会委员王铁锁指着几棵即将老练、亟待采摘的杏树说。据他介绍,村里有60多亩大小杏树,产值在5万多斤。因为出售渠道单一,销量很通常。
“现在杏儿熟了,惋惜又卖不出去。种了这么多年,想砍掉又舍不得。”在村口卖杏儿的李巨财和赵春仙老两口均已70多岁,他们叹息道:“只要有人来买,甭管能不能卖完,反正比烂在地里强。”